除了“地下城”,海下100米与海上100米都建造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空间。
未来从海底至空中或将矗立起一根根巨大的中空圆柱,海底也充满了被圆柱包围起来的区域,这些空间可打造成住所或工作场所。
此外,地下或水里空间设计可利用天花板高度、照明、通风、植物栽种等各方面,让人感觉舒适安全。
未来人们或无须缴电费,因为零能耗建筑通过绿色技术与智能设计,例如太阳能板、LED灯和屋顶栽种植物等,自产电能,还可生产多余电能用作其他用途。未来也可能出现透视太阳能板,并可制成窗户,进一步扩大太阳能板的覆盖面积。
每家每户或安装微型微生物厌氧消化器,在家自行处理厨余,甚至透过机器产生的沼气供应部分家用电能。
住家的垃圾及污水或能从源头就开始分类处理,例如厕所和厨房污水流入不同处理管道、垃圾槽根据重量和成分等元素把垃圾分类,更有效回收资源,进一步迈向零浪费目标。
新加坡周边为海,地下水位较高,地底发展更适合建造焚化场、废料处理厂这类需要远离人群、控制环境的工业设施。我国至今最深的地下公共设施,是预料今年底竣工的裕廊岛地下储油库,它离地面150米,省下60公顷土地,即可建设六个石化工厂的空间。
此外,各方正探讨在地下设立货仓、科学城和商场等项目的可行性。
民众更积极提供实时线索与信息,发挥“众包”力量协助执法人员破案。
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机越来越多,包括可能使用“天眼”无人机在高空监控,协助维持公共秩序。
另外,无人机也可在火患、人质救援和化学事故等紧急情况中派上用场,除了帮忙更快地掌握现场情况,也可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危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