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战争边陲采访烽火中坚持
的生命
转眼,一年过去,严冬去又复返,乌克兰土地上战火还在燃烧。
和平的想象和愿景,在炮火下曝露出无助和脆弱,如同被摧毁的城市、农村、医院、工厂一样,已是遍体鳞伤、满目疮痍。
历史上的乌克兰被视为当代俄罗斯的源头。而今它成了东西方政治集团冲突的直接战场,在俄罗斯挥不去的帝国梦压力下,付出沉重代价。
在亚洲,俄乌战争导致的通胀压力随处可感。国际秩序被大国任意践踏,小国会遭遇什么命运?国际地缘政治关系恶化又会如何冲击台海形势?这都牵动我们的繁荣与安全。
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,《联合早报》记者近日赴战争边陲的波兰首都华沙、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(Kraków)和边境城市普热梅希尔(Przemyśl)采访,从乌克兰难民的经历中,记录和反思这场战争所改变的一切。
西方学者:不太可能发生核战
不过,西方学者和分析师普遍不认为克里姆林宫会对乌克兰展开核打击。
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(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)认为,俄罗斯军队组织混乱,“几乎可以肯定没有能力在核战场上行动”。这种核战场行动能力缺失,降低了俄罗斯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