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

新加坡有许多以“港”或“厝港”命名的地方,在200年前曾经是甘蜜种植园。

早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前,已有许多华人在岛上种植甘蜜。甘蜜在19世纪为何如此受欢迎?

一物多用的槟榔膏

根据新加坡首任驻扎官威廉·法夸尔(William Farquhar)自然历史绘图集的描述,甘蜜(Gambier)是源自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的一种野生灌木,树高约2公尺。

新加坡首任驻扎官威廉·法夸尔委任画匠把马来半岛的动植物品种记录下来,其中也包括甘蜜。(国家博物馆提供)

甘蜜的树脂和叶片具有止痛及麻痹作用,可用来治疗赤痢和腹泻,也有人用它来医治牙痛和蛇咬,或配合槟榔一起咀嚼,因此甘蜜也俗称“槟榔膏”。

除了药用价值,甘蜜的工业用途也相当广,可制成染料,为船帆和丝绸染色,也可制成皮革鞣剂,让皮革更柔软,纹理更明显。

辉煌的甘蜜时代

1840年代是甘蜜种植业的鼎盛时期,欧洲纺织业和皮革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甘蜜需求,促使本地园主大量种植甘蜜,并输出到欧洲国家。

当时有超过九成的甘蜜园主是潮州人,其次是闽南人,大部分是早期暹罗和马六甲的华族移民。早期华人主要靠经商致富,许多潮州人既是甘蜜园主也是出入口商,垄断了本地的甘蜜种植业,而当时的甘蜜种植业实行一种叫“港主”的经济组织形式。

甘蜜的制作过程

1采集甘蜜枝叶 倒入大铜鼎熬煮并捣烂
2把甘蜜汁液倒入模子 冷却凝固
3把甘蜜切成小块 架在屋顶下晒干

甘蜜造就了潮州富翁

著名华人领袖佘有进(1805—1883)是新加坡第一位靠种植甘蜜而致富的潮籍商人,在当时被誉为“甘蜜大王”。他在利峇峇里路、三巴旺和万礼一带兴建了大片甘蜜园,并在新加坡河岸开设店铺,从事甘蜜转口贸易。

厝港曾是甘蜜种植园

这张1885年的新加坡地图显示,新加坡的河流两岸开辟了许多甘蜜园,而甘蜜园附近都设有“万栅”。(国家档案馆提供)

当时新加坡岛上大部分还是原始森林,为了方便运输货物和与外界沟通,早期华人选择在河流两岸开辟甘蜜园。

人们把沿河开笆种地称为“开港”,拥有开笆准证的人则叫“港主”。
种植园有两种命名方式,一种是以港主的姓氏命名,如蔡厝港、林厝港、杨厝港。“厝” 在方言指的是“住房”,这里的 “厝港” 指的是河流汇集之处建立的村落。
另一种则是以店号命名,如盛港、南桃港、和兴港。

“后港” 的命名则意指更深入内陆,显示当时“港”的开拓已逐渐脱离沿河开港的阶段。

根据地图上的标记,甘蜜园附近设有许多“万栅”(马来语叫“bangsal”)。
万栅是一种大棚屋,除了是熬煮甘蜜的工作坊,也是工人宿舍,附近一般会设立商店、赌馆和鸦片馆,以满足工人的生活需求。

早期的甘蜜园附近都设有 “万栅”,这些大棚屋是熬煮甘蜜的工作坊,也是工人宿舍。(国家档案馆提供)

这些俗称“猪仔客”的工人,多数是从中国南来新加坡的契约劳工。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恶劣,猪仔客不但被园主剥削,得了疟疾,还要长时间在森林里干粗活。赤脚工作的猪仔客,双脚常被碎石割伤,伤口溃烂成疮,除此之外还要面对虎患的威胁。英殖民政府官方资料显示,在1860年就有约300人命丧虎口,人们“谈虎色变”,一些港主也被迫关闭种植园。

甘蜜种植从新加坡到柔佛

经风光一时的甘蜜种植业,后来为什么又会销声匿迹?
这跟甘蜜的种植方式有很大的关系。

甘蜜的种植方式是烧笆和游垦,工人会先在森林中开辟一块耕地,播下种子,然后收成,直到土地肥料用尽了,就得另寻新的耕地。

烧笆需要大量的木材燃料,游垦也会严重侵蚀土质,不到半世纪,岛上所有森林几乎都被摧毁了,只留下丑陋又贫瘠的土地。

由于当时新加坡耕地有限,再加上柔佛苏丹鼓励华人迁往柔佛开辟种植园,本地的甘蜜种植业开始一落千丈,并在1890年代逐渐被橡胶种植业取代。

从农业王国
到花园城市

从渺无人烟的森林,发展成硕果累累的种植园,新加坡的城市变迁承载着早期先辈的耕耘故事。他们一步一脚印的辛勤垦荒,不只为本地种植业奠下了基础,更为新加坡和东南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。

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,新加坡能成为今天的花园城市,绝非偶然。